青海三烧

2024-2-26 18:27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576

青海三烧  青海三烧是以羊筋为主料,配以肉丸、肉块、土豆块烹制成的地方菜肴,是当地一般婚喜筵席上的传统菜。按习惯上这道菜时,同时要上肉包子或菜包子。[backcolor=r

馓 饭

2024-2-26 18:01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574

盛到碗里色香味俱全的馓饭
575

[color=

青海人大块煮羊肉

2024-2-26 17:59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573

       青海人煮大块羊肉堪称一绝。熟嫩,好嚼,油而不腻,作料不多,香味十足。家中逢有喜事和有贵客登门,主人必以大块肉款待,透示着对客人的敬重。  大块羊肉的制作:先将羊肉(带骨)剁成拳头般大,丢进凉水锅,加煤或柴禾,用旺火煮沸。不一会。锅面上漂起一层血沫,家庭主妇们不停地用铁勺将之滗去。待大火滚沸半个时辰后,改用文火慢炖。此时,又漂起一层渣滓,再用勺子滗去。1小

西宁小吃让游客体验舌尖美味

2024-2-26 17:58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来西宁一定要吃当地小吃!西宁小吃价格不贵,味道独特。今天,我们一家人来这里品尝酿皮。这家店里面坐满了人,我们只好端着碗在外面吃酿皮。这酿皮味道真不错。一会儿我们还要吃甜醅和酸奶。” 7月19日,在西宁市一家生意红火的小吃店外,来自四川的游客张先生对西宁小吃赞不绝口。近些日子,记者在莫家街、水井巷、花园南街等地的一些小吃店看到,前来西宁市度假休闲的外地游客纷纷品尝西宁风味小吃,一饱口福,其乐融融。  7月19日、20日,记者分别在莫家街、水井巷、花园南街等地看到,一些生意红火的小吃店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很多外地游客想进店里品尝小吃,结果刚到店门口,看到里面人群爆满,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就索性买了各样小吃,端着碗在街边吃,

格尔木市民餐桌再添海鲜美味

2024-2-26 17:57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七月的格尔木市金鱼湖湖水清澈见底,两岸翠绿的芦苇随风摇摆,湖边箱子中20万只蟹苗在里面吐着泡泡……有人在金鱼湖养螃蟹了!这在格尔木可是件新鲜事。  据了解,这些螃蟹是格尔木高原绿色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合作社负责人李廷飞说,合作社去年11月从上海崇明岛购进第一批蟹苗,在池塘里投放了20万只,今年5月又从东北盘锦购进第二批蟹苗,又投放了20万只,现在总共已投放了40万只,养殖面积达400亩。  水质清且没有污染,水体

藏式焜锅 风靡西宁

2024-2-26 17:56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570
571
572

李崇轩摄  近来,一种藏式焜锅馍馍

湟源特色炒面

2024-2-26 17:54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569
  湟源特色炒面  湟源人在过去,一般农家一燕麦炒面为主要方便食品的。高寒山地大量种植燕麦,部分作家畜饲料,部分为农家食用。燕麦炒面营养价值较高,即使在没蔬菜的季节。常吃炒面也不会出现消化不良、身体不适的现象,所以深受农家欢迎,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闲季节,基本上家家都会焜燕麦磨炒面。磨制燕麦炒面很费功夫,先装干净的燕麦放在大铁锅中蒸煮(叫焜燕麦),一小时左右,把煮熟的燕麦放在干净的地方晒干。(冬天要好多天才能干透)用毛口袋装起来,驮到水磨上。初次磨少而,必需先把磨盘拆卸下来,磨仓全部清理干净。磨炒面的工序比较复杂有三道,第一步:把熟燕麦搓去外皮,方法是把磨盘顶扇托起,使磨快速转动,把燕麦内蕊。第二步:把磨下来连皮带蕊的磨物过筛子,筛眼里下来的是破碎的燕麦内蕊,取出备用

吃在门源——特色食品

2024-2-26 17:53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一、奶皮  奶皮是门源回族的特产,是牛奶制品中最可口的营养食品。它主要用犏牛奶制作。其方法是鲜牛奶入锅煮熟后,控制火候、用秸干草皮微火,烘煮、不搅动,使水分慢慢蒸发,奶汁浓缩在锅底凝结成圆形奶饼,用擀面杖轻轻挑起,折成半圆,放阴凉处阴干既成。奶皮纯黄夹白,油渍点点,蜂窝沙孔满布,切成菱形放入盘内即可食用。色彩清新迷人,入口奶油溢香,酥柔味美,不油不腻,不但可供日常食用,而且还是待客馈赠的上品。目前,麻莲乡奶皮加工坊,对农户制作的奶皮进行了真空防腐包装,便携宜存,是当地知名的品牌。[b

青海酸奶热销江浙沪

2024-2-24 23:22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我省各类酸奶产品不仅在本地热销,而且一路向南“开疆拓土”,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很多商场超市都在销售青海酸奶,不少街道社区都能看到专售青海酸奶的店面,店里座无虚席。  9月17日,苏州石路地铁站附近的广济南路西城永捷1楼的青藏特色食品店里,前来品尝青海酸奶的市民络绎不绝,青海品牌的沙棘果汁、酸奶成为店里的主打产品,前来买酸奶的苏州市民张先生介绍:“服务员很热情,酸奶的口感不错,分量足。在这里吃酸奶感觉蛮好的。”临顿路的一家店门口,张贴着某青海品牌酸奶的广告,店主介绍,销售速度非常快,每周都要进货。[co

即将消失的街头美食——传统爆米花

2024-2-24 23:21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568
 
走近行将消失的行业  不远处“嘭”的一巨响声,随之飘来的是淡淡的麦香味儿、米香味儿和蚕豆香。你一定不难猜到,这是在爆米花,于是加紧脚步,也去凑个热闹,吃两口刚爆的米花。  一个简易的小火炉、手摇吹风、旧式葫芦形的铸铁炒锅中间粗两头小,一头还连着一块压力表、自制的长筒麻袋……锅里装好玉米,师傅一只手转动着铁锅的摇柄,另一只手摇着吹风机,还不时拿起铁钳,熟练地往火炉中添加煤炭,火炉在风机的作用下变得通红。市民梁女士回忆道,以前,家家户户都拿出一点大米或麦子啥的,去爆点米花,就是最好的

第一阅读 茯砖茶:曾被忽略的藏界新宠

2024-2-24 23:19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塘巴村,青海茶仓的主人段应科的家就在这里。段应科说他收藏了几乎所有边销茶品种。其中,茯砖茶最为青海人所熟知。  官茶在青海  段应科介绍,历史上,“边销茶”曾由政府控制用于与边疆少数民族交换马匹,“茶马互市”的说法即来源于此,所以又称“官茶”。茯砖茶是一种以黑茶为原材料的后发酵茶,曾是普遍行销青海的一种官茶。[ali

青海冬虫夏草菌粉的前世今生

2024-2-24 23:15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冬虫夏草研究室一间办公室内,镜框内存放着一张奖状。这张奖状的背后,是一段很少被人提及的往事,一段与青海冬虫夏草菌粉研究有关的历史。  1.虫草传奇  格桑花绽放草原,青藏高原又迎来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绿草茂盛处的泥土中,千百年来重复上演的生命奇迹又在酝酿。[color=rgb(0,

青海视野:舌尖上的老西宁记忆

2024-2-24 23:14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随着时代发展,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制作的小吃及制作工艺被先进的机器生产所替代。挖掘这些美食的历史,对今天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每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小吃,都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每一种小吃的制作方式和食用方法,都反映着一定的审美情趣,表现了一定时期、一个地域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们编发张维珊先生收集、整理的老西宁的手工食品,以及贾文清女士讲述的西宁特色小吃,并挖掘出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带领大家回到旧时西宁民间食品作坊的那份温馨中。  酿醋能手莫雨亭[backcolor=rg

青海老式面点“倚老卖老”,火了!

2024-2-24 23:13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习惯了在这种节奏下生产出的各种食品。虽然这些食品花样繁多,色泽诱人,但因为少了很多工序,让品尝咂摸的感觉荡然无存。而用传统工艺制成的老式面点,凭借纯手工和缓慢落后的工序“倚老卖老”,正以人见人爱的姿态占领市场。
  馓子被当成礼物出省出国  很难想象在物资充盈的今天,还有人肯排两三个小时的长队,只为买味蕾习惯了的传统面食——馓子。事实是好那一口的人,真就愿意受那个累。  1月14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前往吉成馓子坊的人时

循化人的风味面点

2024-2-24 23:04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听人说,北方的面点在京、晋,而青海的面点在循化。可见循化面点小吃,在多民族的大美青海小有名气。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循化才开始有机器面条。尽管机器面条快捷、方便,手工面条做起来费事麻烦,可人们还是喜欢吃手工做的面条。因此,热爱生活的人们,注重家庭的温馨与和睦,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学做各种面食。这不仅是生活的乐趣,而且也是一种别样的休闲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地处黄河之滨、被称为“青海小江南”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青海“冰抓”吃的是豪情

2024-2-24 22:38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人说青海饮食有“三怪”,哪“三怪”?不妨咱们的这次“好吃之旅”就从“三怪”之一的围着火炉吃“冰抓”开始——  据省气象局监测:青海冬季,平均户外温度达零下十摄氏度。  如此气温,比起冬季温度计上鲜见“零度”、甚至还穿短袖、飘短裙的南方,那绝对是伸手便“冻五指”。[backc

打造冷水鱼产业带 全国四分之一的三文鱼为青海产

2024-2-24 22:36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青海还能养三文鱼?几年前,有人对此很怀疑。几年后,全国最大的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在沿黄流域诞生,全国每4条三文鱼中就有1条产自青海。1月2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形成全国最大的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成为我省“十二五”时期的一项辉煌成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省打造高原现代渔业的步伐没有停歇。在“十三五”我省农牧业工作中,将在加快打造冷水鱼产业带,推动产品深加工和品牌打造。一条冷水鱼,牵动着青海沿黄流域百姓的致富心。  【资源优势】[backcolor=rgb(247, 247, 247)

寻访“青海老字号” 门源奶皮:不变的品质百年如一

2024-2-24 22:30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老字号的名声,老字号的食品,没变的是品质始终如一的产品,青海伊源乳业有限公司在传统的发展之路上,向深层次文化迈进。 565



566

  奶皮背后的故事
[backcolor=rgb(247, 247, 2

寻访“青海老字号” 日月山湟源陈醋:飘香四溢六十余年

2024-2-24 22:06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青海湟源日月山醋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湟源副食厂,始建于1954年,湟源副食厂是轻工业部、国家民委、国家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确认的“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8279平方米,注册资金608万元,企业总资产1660万元,现有职工57人,有年产两万吨陈醋及系列产品的能力。  在1981年至今的三十年发展中,日月山牌湟源陈醋荣获过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奖,包括198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青海省优质产品奖”,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0年荣获“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铜奖”,1991年被评为“青海省著名商标”,2009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单位。而在2015年12月荣获的“青海老字号”称号

过大年了,舌尖上的青海看过来

2024-2-24 22:04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食色街头  春节到,除了放下一年的疲惫和家人团聚外,享受美食也是过春节的“第一要务”。不论是居住在青海,还是远道而来的度假客,哪些美食是新春佳节的“必备款”、“必吃款”?怎样吃“年味”才足够浓、足以难忘?亲们,舌尖上的青海在此看过来。  年夜饭,聚出团圆的“福味”[color=rgb(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