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传统小吃:什锦菜头
2024-2-27 19:13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入选东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厚街什锦菜也是厚街传统美食一大亮点。一百多年以来,厚街什锦菜以其甜、酸、爽、滑、脆于一体,色泽鲜艳,不含防腐剂的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制作什锦菜头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先是备好荞头、青瓜、芥菜心、红萝卜以及姜等材料后,用清水浸上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捞出过水,用白糖水沸煮过一遍即可。根据经验,沸煮之后的第五、六天的菜头是最好吃的时间。
http://www.dg.gov.cn/houjie/hjts/201906/cefe1bae14454abc85da3ce566765f0a/imag
http://www.dg.gov.cn/houjie/hjts/201906/cefe1bae14454abc85da3ce566765f0a/imag
横沥年味小吃 祝福满满
2024-2-27 19:12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img/0/138/138314/3463652.jpg “步步高升 鱼跃龙门”“糖环碌碌 黄金满屋”“油角弯弯 家财百万”,年糕、糖环、油角,这些是横沥人耳熟能详的传统美食,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几乎是家家必备的年货。 横沥年糕又名“鱼龙”,取步步高升、鱼跃龙门之意。制作“鱼龙”先将大米浸泡,再将大米打成米粉,现在大多用机器磨,但是小时候是用这种传统的方法将米椿成粉状。随着“咚,咚”的椿米声音,制作年糕的米粉做好了,再把成块的红糖煮开,将揉成团的米粉加入其中不停地搅拌,直到红糖和粉团融为一体,再把它平整放在竹笼里蒸1至2小时,新鲜的“鱼龙”就出锅了,香甜美味。[/fo
厚街传统小吃:茶果仔
2024-2-27 19:11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茶果仔是厚街本地人在每年的灶君节时的应节食品,上面一层是花生碎,下面是软绵绵的甜甜的糯米圆,非常好吃。
茶果仔的做法其实很简单,首先把糯米粉煮熟,搓成粉丸,烧滚一锅水,放入丸子煮至浮起。用半杯水将片糖煮溶作糖水,把粉丸从水里捞起后再用滚热的糖浆把粉丸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伴食,口感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http://www.dg.gov.cn/houjie/hjts/201906/5abd39058fef460783d487a650a3701e/images/9db211bc32c648efb4d7086cfbeaeac6.jpg[ali
茶果仔的做法其实很简单,首先把糯米粉煮熟,搓成粉丸,烧滚一锅水,放入丸子煮至浮起。用半杯水将片糖煮溶作糖水,把粉丸从水里捞起后再用滚热的糖浆把粉丸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伴食,口感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http://www.dg.gov.cn/houjie/hjts/201906/5abd39058fef460783d487a650a3701e/images/9db211bc32c648efb4d7086cfbeaeac6.jpg[ali
客家小吃之打炒米
2024-2-27 19:09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attachment/cmsfile/zmt/kjfq/201710/daofile/987img64547original.jpg 打炒米,又名摘炒米这是每户必备年料,它的制作过程是:将粘米或糯米煮熟晒成饭干,然后用沙拌着饭干在铁锅中加热炒爆,有的用茶油炸爆,叫油炸米。接着将川糖煎成糖浆,将炒米、花生仁、芝麻等配料放进糖浆中搅拌捞起放入用板做成的木架内压实铺平用刀切成长方形小块。炒米吃起来香甜、清脆,是大人、小孩都喜爱吃的年料。[color=rgb(0, 0,
东莞特产-石龙麦芽糖
2024-2-27 19:06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54d098f9279a4bae91070eeecd72ca7e/images/e7d4090ca6564d6dabd14ac4e140be71.png 石龙麦芽糖的主要原料并不是麦芽,而是糯米。东莞糯米米质特别优良,加上有精巧的传统工艺,所以制出来的麦芽糖特别好。盛麦芽糖的容器也很别致,它是一个陶瓷有盖的圆盅,每盅盛一斤左右的麦芽糖。麦芽糖入满盅后,即行上盖加封,再贴上商标等标签。
这里的麦芽糖,品质优良,呈金黄色且透明,味道清甜目带蜜味。
常吃麦芽糖,可以开胃消滞,滋补养颜,清心润肺;可以治疗肺气肿、胃病;又可作调味品,烧烤、腊味都需要麦芽糖。[/c
这里的麦芽糖,品质优良,呈金黄色且透明,味道清甜目带蜜味。
常吃麦芽糖,可以开胃消滞,滋补养颜,清心润肺;可以治疗肺气肿、胃病;又可作调味品,烧烤、腊味都需要麦芽糖。[/c
东莞特产-企石梅菜
2024-2-27 19:05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企石镇素有冬种梅菜的历史,其中铁岗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有种植梅菜。目前主要产区集中在铁岗村和博夏村等地。随着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特产的企石梅菜有新的发展,每年种植面积达4000亩,平均亩产鲜菜4000-5000公斤,加工成成品约1750公斤,全镇年产梅菜 成品达7000吨。
梅菜是冬季种植的适宜加工的蔬菜,一般很少新鲜食用,传统方法是加工成金黄色的咸梅菜,上等的梅菜“芯肥、梗厚、色靓、味香、爽脆、无渣”。近年来,为适应现代社会不同人群的喜好,企石梅菜又加工成绿色梅菜、甜梅菜、酸梅菜等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大受消费者欢迎。
[color=#535
梅菜是冬季种植的适宜加工的蔬菜,一般很少新鲜食用,传统方法是加工成金黄色的咸梅菜,上等的梅菜“芯肥、梗厚、色靓、味香、爽脆、无渣”。近年来,为适应现代社会不同人群的喜好,企石梅菜又加工成绿色梅菜、甜梅菜、酸梅菜等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大受消费者欢迎。
[color=#535
东莞特产-白沙油鸭
2024-2-27 19:04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c08f7f4532f34f8e9d9d6d174977f69e/images/32fbbb2489e34746984e16ba4d9de8b5.jpg油鸭即腊鸭,以虎门白沙的最出名,中国北方称为"板鸭"。相传在明清时期,虎门白沙设立盐埠,官兵多江浙人,善养鸭,喜此地河水纯净,退伍时解甲不归乡,在溪边养鸭,并在江西南安退役者善腊鸭,此地水足粮丰为其提供条件,故糅合江浙养鸭经验与南安制作技巧,创出别具一格之"白沙油鸭"。[siz
东莞特产-麦芽糖柚皮
2024-2-27 19:03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麦芽糖柚皮也是东莞的土特产之一,它是选用优质广西沙田柚,去掉果肉,只取柚皮,它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将柚皮晒干后,用清水长时间浸泡,这是为了除去鲜柚皮中的苦味。然后再去掉表面的一层柚青,把剩余的部分片成数个薄片。 然后再要用事先制作好的,用由麦芽大米混合发酵而成的液体(这就是麦芽糖了),经过秘传的方法淹制,要淹好多天后才能做成现在这风味独特的土特产--麦芽糖柚皮。东莞石龙的麦芽糖和糖柚皮在民间一直是名声赫赫。现如今,位于东莞石排大道西的利泉和食品有限公司是东莞仅有的一家生产麦芽糖和糖柚皮的厂家。这里生产的老字号“李全和”糖柚皮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font=
东莞特产-鸭尾鱼包
2024-2-27 19:02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974d9a1b9b86483c8f23b119ed95d7fd/images/3f88e570a470400d925cb94263068db7.jpg鱼包 麻涌传统的秋冬名菜之一、喜宴和酒楼食肆与家庭乐于选用的一款美食。其传统制作 , 一般选用上乘的土鲮鱼深层肉肌精制成晶莹白净的薄皮 , 其馅料则选用鲜嫩虾肉、鱼肉、猪肉、冬菇、鲜蛋和适量调味料、 腊鸭尾(鸭笃)拌制而成。制作时 , 一般包成大小匀称的“金鱼状体”。食用方法可用上汤配上适量塘缛(一种蔬菜 , 本地俗写“塘好”) 、生菜之类的蔬菜泡食 , 或蒸 ( 炊 ) 熟后蘸料进食。[/color
东莞特产-蟛蜞粥
2024-2-27 19:01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4576953389bb490fa16c3dd52762d3cf/images/9d26e8df7e39466a95d78183a4e50424.jpg麻涌人习惯到田基、塘边、沟坑捕捉体大螯壮的野生蟛蜞吃食。其食法多为泡制蟛蜞粥。加工时除去甲壳 , 小爪和腮脏 , 保留蟆肌肉、双螯 , 放于清水中浸泡 , 洗净后盛起晾干水珠 , 然后用器皿装起加入适量盐油、烧酒、姜汁 , 拌匀腌 2 分钟左右 , 再下放至已煲熟的粥里 , 并配落花生米、咸头菜丝 ( 或叶 ) 等配料于粥中 , 再次煮 10 余分钟 , 待蟛蜞熟透则停。最后放些葱粒、生抽、胡椒粉、味精之类佐料 , 则可勺而食之
东莞特产-冼沙鱼丸
2024-2-27 19:00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d9cc66f107f04926aedaded55a904135/images/4850ce84219d42538774819c685864d3.jpg冼沙鱼丸三十年的大变革如大浪淘沙,生活的方方面面较之以前都有不可想象的进步,但同时我们又仿佛在失去什么。这三十年的风云际遇,高埗人可能感受得相当明显。三十年来,飘香漫长岁月的冼沙鱼丸遭遇了发展困境,而辉煌一时的游泳教学现在也兴叹生不逢时。[/
东莞特产-东坑糖不甩
2024-2-27 18:57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这“糖不甩”的由来 , 据传还跟八仙有关哩。 清朝道光十九年 , 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 , 由于流毒泛滥 , 民不聊生 , 赶往东坑过“卖身节”受财主雇佣的男丁精壮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 , 劳力退减。上天大八洞神仙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普渡众生。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 , 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 取之“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 ), 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 , 从街头到墟尾实行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杀住了鸦片流毒 , 体力、智力恢复。农历廿四节气倒背如流 , 东坑“糖不甩”因此而名扬远近。
东坑“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 , 挪搓成粉丸 , 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 , 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伴食 , 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东坑“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 , 挪搓成粉丸 , 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 , 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伴食 , 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东莞特产-东坑阴菜牛展汤
2024-2-27 18:56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d9b57c3ebeed4f04b146e1ce9d798de9/images/0bd558f8ce9b4f158e4520a8244bf007.jpg东坑人 , 在萝卜上,创造了丰富的、经久不衰的“饮食文化”,以萝卜为主题的“萝卜煮大鱼” 、“菜头炖牛肉”、“菜头花生眉豆煲” 、“萝卡荠菜粥”等等。在众多的萝卜食谱上 , 其中一谱 , 名曰:“东坑阴菜牛展汤”,其味上乘, 并有悠久的历史。当年 , 外出谋生的人,回到家乡,走时,想方设法也要带上一大把“阴菜”。带到新加坡、越南、智利等地,于是乎,“东坑阴菜”四海名扬>[p=n
东莞特产-虎门麻虾
2024-2-27 18:55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480c612599624fbebf017714398cbdd3/images/973a0f6eef364c83a183cf0e3d8f5273.jpg
东莞临江面海,水产特别丰富,海鲜是这里饮食的一大特色。东莞除了出名的膏蟹,还有重壳蟹、赖尿虾、石斑鱼等等。 清人《竹枝词》有云:“西风报道明虾美,还有膏黄蟹更淝”,此为“食家”之语。 麻虾,形似弯月,细长匀称,大者如食指,有透明感,呈褐色而名。这种虾只
东莞临江面海,水产特别丰富,海鲜是这里饮食的一大特色。东莞除了出名的膏蟹,还有重壳蟹、赖尿虾、石斑鱼等等。 清人《竹枝词》有云:“西风报道明虾美,还有膏黄蟹更淝”,此为“食家”之语。 麻虾,形似弯月,细长匀称,大者如食指,有透明感,呈褐色而名。这种虾只
东莞特产-厚街腊肠
2024-2-27 18:54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aa5b3b3824cf4ec9b65a6e1387df2901/images/842e14b3fa8346a389dc63a11b0f99ec.jpg厚街腊肠历史悠久,自明清以来历久不衰。厚街腊肠可分为花肠、鸭肝肠、猪肝肠等几种。厚街腊肠用料严格,制作讲究,质鲜、香醇、爽脆。早期传统腊肠的制作,是将一定比的肥肉、瘦肉、鸭肝、猪肝等切碎、稍剁后加配料,灌入肠衣中,悬挂暴晒,去掉水份而成干制品。现代的厚街腊
东莞特产-谢岗鹧鸪饭
2024-2-27 18:53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c78ebcc06b224b3d916ae8373afbf3cb/images/360cda03e87d468f8ead4eed6c705f27.jpg秋风起,在微凉的天气中,进食鹧鸪饭,那香糯弹牙的米饭,与浓香惹味的鹧鸪,每天都会引来谢岗镇内及周边的食客纷至沓来,在以制作这个招牌套餐声名鹊起的大排档外大排长龙。把隔年的泰国香米淘净后,加水煲至火候,放入已用生油、蚝油、和生抽腌好的鹧鸪,再放入葱花和酱油,
东莞特产-谢岗豉油鹅
2024-2-27 18:51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0c767c9c49f24155af8af05fa5ee3467/images/c500fe7de5b14c7e9830d9170f536869.jpg自上个世纪30年代起,豉油鹅就成为了谢岗农家喜庆必备的菜肴之一,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摸索和加工,这道菜以入口香浓、软滑而驰名远近。制作时选料严格,一般采用成长期为128天的正宗清远走地鹅,这些靠吃小虫、小草长大的鹅,养到这个时候正好重约6.5-7市斤,用上等豉油加各种名贵香料腌制煮炖约80分钟,便成为一道令人齿颊留香的美食。
[font=微软雅黑
[font=微软雅黑
东莞特产-道滘肉丸粥
2024-2-27 18:18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306af38182544a92aea3506caf129227/images/ef2782fb39d74e4e9460e4ae954129ed.jpg 道滘粥是以肉丸为主料的米粥,在岭南粥品中独树一帜,在肉丸粥中独占鳌头。道滘历来是鱼米之乡,农产品丰富,加上人杰心灵手巧制作,创制了不少地方特产,道滘粥就是其中之一。道滘粥的主料——肉丸,创始人是道滘人叶成,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闻名。肉丸选用新鲜猪肉,切碎后用钢条敲打直至成为肉酱,使肉丸有韧性,弹性特强,入口香脆,佐肉不夺肉香,丸香不腻,齿颊留香,肉味久存,令人垂涎。目前道滘镇有许多个体户制作肉丸,货销东莞市各大酒楼宾馆,东莞市也出现了以出售道滘粥为主的饮食店。道滘
东莞特产-道滘裹蒸粽
2024-2-27 18:17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http://www.dg.gov.cn/cndg/dgtc/201603/c20b2de0ea234d90aeb5f2b9a7ca10cc/images/c2b7bedc993a49d7865122187911a788.jpg道滘裹蒸粽用料讲究,选用上等咸蛋黄、湘莲、绿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再用泡软洗净的上好青竹粽叶包好,绑上东莞咸草,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数小时制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芳香四溢,香嫩鲜美.
http://www.dg.gov.c
http://www.dg.gov.c
福州风味小吃概况
2024-2-27 17:59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小吃信息
福州风味小吃丰富多样。一年四季常食的点心有“鼎边糊”、兴化粉、卤面、煎饼、芋粿、蛎饼、虾酥、鱼丸等。方言称铁锅为鼎。鼎里先煮好可口清汤,把大米磨成的米浆倾于鼎沿,将鼎盖盖上,一二分钟后,把烤熟的米糊铲下,再将米浆倾于鼎沿,如此三五次,鼎边糊便熟了。兴化粉有煮食和炒食两种。如炒食,拌入蒜头酱,别有滋味。卤面,先调以可口的清汤,拌以成浆的薯粉,变成一定浓度的汤,加以肉片、笋片、虾和蛋花,再把面放下锅里煮熟。这种卤面的风味和其他煮法的面食不大相同。咸粥,用糯米煮成稀饭,投入(鱼奇)油、葱珠、肉丝、虾干等佐料,食时再加些老酒。煎饼,以米浆调豆芽菜、韭菜、鸭蛋,倾入平底的小铁釜中,用小炉炽炭,煎成薄饼。芋粿,把芋头刨成线丝状,调以米浆蒸粿,切为方块,再经油炸。蛎饼,把大米、黄豆混合磨成浆,以海蛎、芹菜为馅,经油炸为蛎饼。鱼丸,以精鱼拌以薯粉制成丸子,瘦肉为馅,形如乒乓球略小些。优质鱼丸富有弹性,香脆可口。1978年后,连江城关、福清龙田一带的鱼丸,远销香港等地,为国家创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