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这些“舌尖上的非遗”,你吃过多少?

2024-2-28 20:38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 小吃信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成就一方独特的美食。大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高品质的原材料,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中,在代代承续的传统手艺里,许多地方风味小吃、特色食品,见证浓浓的乡愁记忆,成为与时俱新的宝贵遗产。 一城一味,走进一方水土,品味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大理这些“舌尖上的非遗”,你吃过多少?
白族三道茶白族三道茶是大理白族民间礼宾待客的一种重要的传统礼俗,历史悠久,早在唐樊绰《蛮书》就有记载“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饮茶习惯。从制作,到敬茶、品茗,有着一套颇为讲究的仪式,现多以融合白族传统歌舞形式呈现。细酌慢饮,宾主情谊,尽在茶中。 头道茶,经过土陶罐中文火的熏烤,香中带苦,故名苦茶。二道茶,配制时加入了核桃仁片、烤乳扇和红糖,味甜带乳香,故名甜茶。三道茶中放入了花椒、姜片、桂皮,集麻辣、香甜、茶香于一体,故名回味茶。大理白族三道茶,融进白族人对生活的解悟和智慧,“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意味余韵悠长。 大理酸辣鱼在大理民间,几乎家家会做酸辣鱼,其味美鲜香、酸辣可口、百尝不厌,一直以来都是白族家宴上的主角以及待客的“招牌”。“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都煮进了一锅红红火火的期盼里。 875赵立林 摄大理酸辣鱼以洱海鲫鱼为主材,配以红椒、青椒、木瓜、杨梅或乌梅为原料,用土灶烧柴火煮成,有时还会放入土豆和豆腐作为辅料,满满的一盘“色诱”,酸、辣、鲜、香,令人食欲大开。 白族生皮生皮,千百年来一直是大理白族群众最喜爱的民间菜肴和传统待客名菜,吃生皮的习俗相传始于南诏时期。所谓的生皮,就是在杀猪的时候,用稻草火烧去毛,故有“白族火烧猪”的美誉。
876
 赵立林 摄生皮选材与制作都特别讲究,选取猪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为主料,用稻草或麦秸烧火将猪皮烤至表层发黄,然后用水洗净,以葱、姜、辣椒、炖梅等调料调制蘸水,生蘸而食。地道的生皮口感鲜嫩而没有腥味,辣中生香,许多游客吃第一次后就欲罢不能,也有人始终“望而却筷”。 乳扇乳扇是以鲜牛奶为食材,混合食用酸浆使其凝固,然后拉抻如扇子形状的薄片,因而得名。牛奶的蛋白质分子在聚散之间,演绎出独特的风味,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卖”,指的就是大理的乳扇。877
 赵立林 摄上好的乳扇,外表光滑、色泽油亮,软糯、拉丝,入口微酸,之后清甜。乳扇生吃、干吃、油炸、烩煮均可,奶香萦在舌尖,满满的甜蜜,也因为厚重的奶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此外,还有玫瑰乳扇、乳饼、乳扇沙琪玛等。 喜洲粑粑[color=rgb(51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