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拉面,打响“第一碗面”品牌正当其时
2024-2-24 22:02 来自 请不要拆穿 发布 @ 小吃信息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世界第一碗面条,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它彰显了青海面条的悠久历史和高超的制作技艺。在青海拉面经济亟需加强品牌建设的今天,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考古成果,以“天下第一碗面”作为青海拉面的品牌,推动青海拉面经济提档升级。 今日视点青海拉面与兰州拉面有什么区别?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青海东部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的农民为了摆脱贫困,走出大山,到东部沿海城市开起了拉面馆。他们制作的青海拉面,选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牦牛肉、藏羊肉等原材料,口味独特,特色鲜明,在全国各地深受欢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省农民工在全国280多个城市中开办经营的拉面店已达2.9万家,年经营收入达180亿元,年纯收入45亿元,在全省转移输出的117万人(次)农村劳动力中从事拉面经济的达18万人(次),年工资性收入近65亿元,青海拉面经济已构建起“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像化隆县一位副县长所言:“外出做拉面,农民练了胆子,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闯了路子,整个人都得到了提升。” 但与此同时,青海拉面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品牌建设滞后,青海拉面馆普遍处于经营理念落后、规模偏小、组织形态分散、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拉面经济的提升发展。 近30年来,青海拉面闯出了一些自有拉面品牌,如在深圳的“中发源”、在杭州的“伊滋味”、在上海的“骆驼泉”等,尤其是化隆回族自治县政府部门2004年就已注册“化隆牛肉面”商标,并投入资金,开展店面形象、店员服务、经营模式、使用招牌“四统一活动”。但这么多年, “四统一”示范店只有810家,仅占化隆拉面店的5%。大部分青海拉面馆仍然借用“兰州拉面”的牌子,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全国约5万家“兰州牛肉面馆”中有近50%至60%的面馆为青海人所开。 看到青海拉面馆开遍全国,近年来,甘肃省开始举全省之力,助推多家品牌牛肉面到省外抢占市场。早在2009年,兰州市政府就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兰州牛肉拉面”商标,并委托牛肉面餐饮企业“东方宫”面向全国推广。前不久,兰州市市长袁占亭还表示,当地将可能会对“假冒”“兰州牛肉拉面”品牌的拉面馆“打假”。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是:几万青海人以近三十年的努力,把“兰州牛肉拉面”品牌推向了全国,可如今,人家宣布“打假”,要收回品牌,不让你用了! 不仅如此,随着一些城市餐饮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和其他快餐企业的围追堵截,很多经营模式落后、规模较小的青海拉面店已举步维艰。 名不正则言不顺。借用别人的品牌争议颇大,自有品牌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品牌建设的缺位,已严重妨碍着青海拉面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这样的局面,倒逼我们加强拉面品牌建设,这既是一种挑战,又何尝不是一次自我革新的良机呢?不少有识之士呼吁:青海拉面当自强!应该打出自己的牌子,提档升级,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那片蓝天!“世界第一碗面”出自青海! 地处高原,青海给很多人的印象是气候寒冷,农业水平落后,饮食文化匮乏,但一碗面的出现击碎了这一偏见。 2002年,考古人员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发掘出了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这说明青海农业在4000年前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为世人提供了世界上最早面条的实物证据。 其后,“世界第一碗面发现于中国,发现于青海”这一论断得到了世界考古学界的普遍认同。 据研究,这碗面是用类似制作饸饹面的方式挤压而成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糌粑是如何制成的?
下一篇: 怀念大理味道?鲜花饼完整教程赶紧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