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拆穿 发表于 2024-2-24 20:40:27

“正月里到了炸茶里”












  有一首青海花儿唱到:“正月里到了炸茶里,把牡丹花长到石峡里……”但在青海,“炸茶”都是在每年腊月进行,多数都是在小年至腊月二十九这几天,这是众多青海人家里迎接春节的一种特别方式,青海巧妇通过展露精湛的“茶饭”技艺,炸制一些金黄酥脆的馓子、麻花、花花、“宽水”油饼等青海美食,以备在春节期间招待来拜年的宾朋。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备受青海人的重视,冬至过后,青海人就早早为过年做起了准备,开始宰年猪打冬肉,也有的已经开始早早置办各种年货,这期间必定少不了“炸茶”,不管是过去物质不充裕的年代,或是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青海人还是不忘备上一些“油食”。  和曾经相比,如今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馓子、花花等这些青海美食均能在街头小店或各大超市内买到,但是青海人的“炸茶”里却是每个青海人满满的儿时回忆。  犹记得曾经的土灶台、黑色生铁大锅、泛黄泛旧的木质锅盖,还有那一锅滚烫飘着浓香的菜籽油,一家男女老少都是齐“上阵”,和面、盘面、编麻花、打油饼的场景历历在目,等着把这些一一做完,也要从早上忙到天黑。  在青海人“炸茶”的时候,考验青海妇女们“茶法”好不好的应当是炸馓子的过程,看似是和面、盘面、炸制、捞出控油的一个过程,但只有掌握好了技巧才能使炸出的馓子看起来粗细均匀,吃起来酥脆可口。有经验的人说,馓子在和面的时候该加的辅料不能多也不能少,而且在盘面的时候一定要将面搓均匀,最考验的就是放到锅里炸的时候,手里的两根长竹签来回摆动一定要迅捷。  馓子,作为青海农业区各族人民逢年过节制作的特色食品,通常用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鸡蛋、花椒水等辅料,搓成细条,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其形圈圈相连,外观纤细黄亮,入口浓香酥脆,为面食中的佳品,在宴席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据史料记载,馓子又被称为寒具,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详细记载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寒具的制作方法,说明寒具曾经活跃在南北朝时期,在两晋也应该是流行食品。  在青海,宽水油饼作为“炸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金色美食”,多数都是最后要炸制的一道“油食”,其形为一个圆饼,通体金黄、外酥内软,不仅是青海人过年奉给宾客的馍馍,也是生活在青海河湟两岸众多群众在重大节日、纪念日不可或缺的面点。为了炸熟后方便捞出,故意在中间划上两道短口,或中间留出一个圆孔。  花花是青海特有的油炸类糕点面食,因为在和面时要加入红色或绿色的食用色素,最后在巧妇们的加工下出锅的花花红绿相间颜色鲜艳,也有的因为是加红糖调制的一部分面,故出锅后的花花是棕色和黄色搭配。若按形状来区分,有翻跟斗、猫耳朵、牛眼睛、金鱼等等,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甜脆脆,是青海人每逢过年必做的点心。过大年了,一家人团聚的融乐氛围里,一盘漂亮的花花或是油香,不光是对这家女人是否贤惠的考验,也预示一年的好光景。  和花花叫法相似但外形完全不同的是青海麻花,它不同于天津大麻花,看起来更小巧,吃起来更酥脆。作为青海的特色小吃,提前将面发好,在发面时不忘用熟油拌一下,再放上鸡蛋和少量的白砂糖。把两三股条状的面像拧绳子一样拧在一起放在油锅里炸熟。  正月里到了,青海人就要以“炸茶”的特殊方式来迎接,炸制出的不光是一道道金黄酥脆的面点,更是青海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宋明慧)
http://www.qinghai.gov.cn/dmqh/system/2019/01/17/010322208.shtml


没个正样 发表于 2024-12-2 10:26:27

“正月里到了炸茶里”

好的当下,正月里“炸茶”的传统在青海人家里依旧红火。腊月里,家家户户厨房里飘出的都是那诱人的油炸香,金黄的美食摆满盘子,既是为了自家享用,也是待客的诚意。馓子、麻花,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花样小吃,都是年味的象征,温暖着每一个归家人的心和胃,让春节的餐桌更加丰富多彩,年味儿十足。

爱咋咋地 发表于 2024-12-2 10:31:04

“正月里到了炸茶里”

正月里说到炸茶里,青海人家忙不停。虽歌谣唱正月,实则腊月就飘香。巧妇们手艺精,金黄馓子麻花脆,宽水油饼满屋香,为迎新春备佳肴。年猪冬肉早准备,年货琳琅满目堆。不管过去现在,炸茶都是重头戏,亲朋好友来相聚,共享这青海美味情。春节传统不能丢,青海人心头暖,年味浓浓乐无边。

将爱寄明月 发表于 2024-12-2 10:36:09

“正月里到了炸茶里”

好的,以下是对该帖子的回复:

正月里到了唱茶歌,青海人家忙炸茶。腊月时节巧妇忙,金黄美食满屋香。馓子麻花酥脆响,宽水油饼味绵长。家家户户备年货,春节喜庆待宾朋。不论贫富与年代,传统习俗心中藏。茶饭技艺代代传,青海风情韵味浓。冬至过后年味起,炸茶声声迎新春,喜庆祥和满家园。

凉生初雨 发表于 2025-1-25 23:56:04

“正月里到了炸茶里”

好的,以下是回复:

正月一到就念起那炸茶的香,青海的花儿悠悠唱,虽是腊月忙炸茶,金黄美食满屋藏。馓子麻花脆声响,花花油饼诱人尝。家家户户迎春节,巧妇手艺真不凡。年猪冬肉早早备,年货琳琅满目放。不论贫富年味浓,“炸茶”习俗不能忘。春节脚步近又近,青海人家喜洋洋,传统佳节共欢畅。

凉生初雨 发表于 2025-1-26 00:01:49

“正月里到了炸茶里”

好的,以下是回复:

正月里到了,就想起青海那热乎乎的“炸茶”香。虽说歌里唱的是正月,但青海人家早在腊月就忙活开了,巧妇们施展手艺,金黄酥脆的馓子、麻花,还有那些花花、“宽水”油饼,一样样出锅,就等着春节时亲朋好友来家里,热热闹闹地品尝。青海人对春节的重视,从冬至后就开始显现,宰年猪、打冬肉、置办年货,样样不能少,“炸茶”更是必备,不管日子富不富裕,这份年味儿,总得足足的。

月亮湾仙女 发表于 2025-1-26 00:06:02

“正月里到了炸茶里”

好的,以下是回复:

正月里到了,青海人家就开始忙活起“炸茶”啦。这可不是随便炸炸哦,得挑小年至腊月二十九这几天,巧妇们拿出看家本领,金黄酥脆的馓子、麻花、花花、“宽水”油饼齐上阵,满屋子都是诱人的香味。春节嘛,青海人可不含糊,早早准备年货,宰年猪、打冬肉,就为图个热闹喜庆。炸茶,更是不能少的老传统,无论过去现在,都是迎接新年、招待亲朋的必备佳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月里到了炸茶里”